大件運輸增長節奏雖緩,總體趨勢與往年一致
從大件運輸許可歷史數據看,一般春節假期前兩周,大件運輸量開始快速下降,節前兩周下降30%左右,節前一周下降60%左右;春節假期后兩周,大件運輸量快速恢復,節后第二周基本可恢復至節前平均水平。
今年春節假期前,大件運輸量下降趨勢與往年基本保持一致。此次疫情與春節假期重疊,春節假期后,受疫情影響,大件運輸量總體恢復緩慢,前兩周恢復程度不到節前的5%。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進展,各地積極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大件運輸量從節后第三周開始逐步恢復,節后第四周已經恢復至節前運輸量的約60%。從大件運輸許可申請量等先行指標和疫情防控需要來看,預計節后第八周(3月下旬),大件運輸量總體可恢復至節前水平,較往年推遲六周左右。
從大件設備類別來看,占大件運輸量比重較大的工程機械和風電設備運輸,恢復速度出現分化。
工程機械運輸恢復較快,強力支撐基礎設施建設
工程機械主要用于交通運輸建設,能源工業建設和生產、礦山等原材料工業建設和生產、工業與民用建筑、城市建設等領域,主要包括挖掘機、起重機、壓路機及推土機等設備,對保障我國宏觀經濟安全、平穩、有序運行具有重要作用。
從工程機械運輸總量來看,從節后第三周開始,工程機械運輸開始快速恢復,截至節后第四周(即2月24日至3月1日),大件運輸量已恢復至節前運輸量的90%。
為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各部門積極部署,推動重大工程項目開工建設。2月8日,交通運輸部發文要求,除湖北省和其他疫情防控任務較重地區外,具備施工條件的,公路水運工程原則上應在2月15日前做好復工準備,力爭2月20日前復工。2月23日,國家能源局相關領導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能源局在全力做好能源供應的同時,督促一些重大能源項目加快復工開工。2月2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通知,要分區分級推動企業和項目復工,加快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和建設。工程機械運輸的快速恢復,有力地保障了各行業重大工程項目復工開工,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作出了積極貢獻。
分區域來看,各地按照國家分區分級要求,有序推進工程項目復工復產。浙江、江蘇、山東、安徽、四川、貴州等省份運達的工程機械設備量,已基本恢復至節前水平。而湖北、重慶等疫情風險等級較高的省份恢復情況不理想??傮w來看,與各省企業復工情況也基本保持一致。
從全年來看,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運行的負面影響,各地積極落實“六穩”要求,醞釀出臺穩投資相關政策,部署加快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工程機械市場需求量和運輸量將會有一定的增長。3月4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要求加快投資建設,提出“加快啟動新項目、加快前期工作、加快審查審批、加快招標工作、加快開工建設”五個“加快”。山東省、河北省等地方政府部門也印發通知,要求加快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和投資進度。
風電設備運輸恢復緩慢,但對全年裝機總量影響不大
風電是目前應用規模最大的新能源發電方式。發展風電已成為許多國家推進能源轉型的核心內容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2019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風電已經占比25.3%。
但從風電設備運輸量來看,風電設備運輸受到的影響較為嚴重。節后第四周雖然較第三周增長了35.5%,但總量僅恢復至節前的35.7%。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風電設備生產企業用工、風機部件供應運輸都受到了疫情影響,整個行業復工進度較慢;二是由于風電設備主要安裝在廣大農村地區,雖然交通“大動脈”已基本打通,但是農村地區風電設備運輸“微循環”不暢問題突出,導致風電建設項目目前均處于停工或半停工狀態。
但是,從全年來看,疫情對風電設備運輸和項目建設的影響是短暫的,不會對全年風電裝機總量造成較大影響。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9〕882號),2018年年底之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2020年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網的,國家將不再補貼。疫情結束之后,為在2020年年底完成并網,風電建設項目將會加快建設進度。2月24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已經發出開工動員令,宣布在廣東、江蘇等地開工建設總投資553.81億元的20個風電建設項目,其中14個陸上風電建設項目將于2020年年底全部投產。根據有關媒體預測,2020年中國風電市場將迎來大爆發,預計比2019年增長24%。因此,在疫情結束后,預計風電設備運輸量也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疫情對大件運輸的影響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但是,疫情結束后,大件運輸量預計會有集中爆發式增長,對大件運輸許可審批工作將會帶來巨大挑戰。大件運輸許可管理部門要提前謀劃,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進大件運輸許可線上全流程辦理和電子證照,實現大件運輸許可的“不見面審批”,進一步優化大件運輸許可效率,積極應對可能的沖擊,助力重大建設項目復工復產,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重要支撐。
